浅论基督徒家庭的儿女教育

2010-10-21 10:09 浏览量: 5487 作者: 蔡建伟 来源: 转载
摘要: 本文转自广东协和神学院浅论基督徒家庭的儿女教育 蔡建伟牧师一、前言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正在急剧地转型和蜕变中,旧的结构正在迅速解体,新的模型也在渐趋形成。整个社会在物质富裕、科技进步和政治安定的背后,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经济金融危机,政治军事危机,宗教种族危机,行政管理危机……这一切都...

  一、前言

  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正在急剧地转型和蜕变中,旧的结构正在迅速解体,新的模型也在渐趋形成。整个社会在物质富裕、科技进步和政治安定的背后,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经济金融危机,政治军事危机,宗教种族危机,行政管理危机……这一切都象一座座潜伏的火山,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因此,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及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并把它当作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来抓,可见这一政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它是维系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只有家庭和谐了,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对于在种种危机威胁之下的人们来说,家庭无疑是人类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根源。家庭是疲乏者的港湾,是受伤者的栖息地,也是备受威胁者的避难所。藉着一群具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大家无条件地彼此相爱,竭尽心力地看护病人,养育小孩,照顾老人。这样,家庭就成了一个有着无限温暖、快乐、和谐与幸福的地方。大家生活在一起,密切配合,忧喜与共。但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后现代社会里,家庭这种种美好的功能正逐渐崩溃瓦解。从前那些基于生儿养女,在血缘和地缘上密切结合的亲族团体,逐渐地解体了,家庭成员的关系,日趋淡漠。随着大家族的不断裂变,家庭的单位越来越小,家庭中的成员越来越少,关系也就越来越简单,而感情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远。特别是处在资讯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兴起,使地球名副其实的成为一个村落,大大地拉近了我们与远方人们的沟通,但是,暮然回首,我们却发现我们把周边最亲密的人给疏远了。在今天这个实行独生子女制的家庭里,孩子都成了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父母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捏着”。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从而养成了孩子不能吃苦、依赖心强、自主和自理能力低;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经不起任何打击和挫折;意志力不足、知难而退;惟我独尊,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精神。这样的孩子,一朝进入社会,就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在每天的新闻媒体上都能看到青少年吸毒、偷窃、行凶、打架、酗酒、逃学、早恋、堕胎、离家出走,甚至自杀,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呈上升的趋势。面对这些越来越多的“问题少年”,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怎么面对?如何解决?《圣经》中有什么良方可以改善这种不健康的社会现象?这是许多的基督徒家庭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本文将立足于《圣经》的教导,为基督徒家庭该如何对子女进行教育提供窥管之见,目的是要让主的小孩在灵、德、智、体、群等各个方面都能全面、平衡、健康地茁壮成长,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和教会未来的接班人。

  二、家庭教育对父母的要求

  “儿童是未来的接班人。”这句话是真理,也是所有父母的愿望。哪一对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世界里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呢?然而,若要将此愿望变成现实,其关键就在于父母如何去塑造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6章4节为作父母者提出了教育孩子的原则:“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而在《歌罗西书》3章21节的平行经文中使徒保罗又加了一句“恐怕他们失了志气”。在这段经文中我们发现几个很重要的词:惹气、教训和警戒、养育等,给基督徒父母教育子女提供三个准则:

  1、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惹气”παροργιζετε 在希腊原文的意思是“触动”、“引发”。惹儿女的气是指由于父母教育的方式不恰当,从而引起儿女的不满和反抗。这就要求父母凡事必须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才能让儿女口服心服。如果父母本身行为不端,没有树立好现象,却用高压的手段要求儿女向好行为学习,这会使儿女心中愤愤不平,觉得父母强蛮无理;或者由于父母做事没有原则,使儿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从而使儿女积怨于心,不能失怀,这就是惹儿女生气,严重的话还会使他们丧失使志气,从此以不健康、不平衡的心态对待人或事。其实,在家庭里面,父母的形象就是上帝形象的代表,孩子正是透过认识父母来认识上帝的。《诗篇》说:“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诗103:13)《以赛亚书》也说:“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就照样安慰你们。你们也必因耶路撒冷得安慰。”(赛66:13)这里是用父母的形象来表达上帝的形象。主耶稣向上帝的祷告总是说:“父啊!”而他教导门徒的祷告也是说:“我们在天上的父,”(太6:9)连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这样认为:父母的形象是孩子对神形象的初步认识。如果父母的形象在儿女的心目中已失去美好荣耀的地位,那么,他们又何必再接受另一位残忍、冷酷和不讲理的天上的父呢?

  那么,父母应该在那些方面成为儿女的榜样呢?

  1) 父母应有美好的行为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已被行为心理学家所证实。小孩子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而他们模仿最多的就是天天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如果父亲抽烟,那么孩子会将一张纸条卷成烟状,然后放在嘴边一口一口地吸;如果父母是小商贩,孩子就会放开喉咙整天吆喝着买卖;如果父亲是个司机,孩子就会随手拿个圆圈状的东西当方向盘,口里发出吱吱的声音,模仿引擎的发动声。如果父母排队的时候插队,你还叫孩子守纪律吗?如果父母收受贿赂,还叫孩子长大了廉洁奉公吗?此外,为过奢侈生活而透支,为逃税而做两本账本,把黑社会人物树立为英雄,家中充斥着黄色影碟……如此种种都向孩子们投射病态和不道德的形象,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慢慢熏陶,久而久之就变坏了。一些父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好,因此,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说:“你别学我的样子,照我的话去行就得了。”这种双重道德标准不但行不通,还会让孩子陷入迷惘之中。

  主耶稣就曾经毫不客气地批评当时犹太人当中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就是能说不能行、持双重道德标准的人。主耶稣说: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太23:23-24,路11:42)

  这种口是心非、能说不能行的直接后果将会造成社会上形式主义泛滥,伪善成风,人与人之间都是惺惺作态,虚情假意。社会若此则乌烟瘴气,罪恶滋生;家庭若此则亲情尽失,土崩瓦解。

  2) 父母要具备积极的态度

  态度在心理学方面的定义是:对某种既予事物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用乐观的、热情的、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同时,我们也可以用悲观的、冷淡的、消极的态度去对待他们。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坚定、谦卑、宽容、谨慎、平衡、慷慨、有同情心、始终如一;还是自满、沮丧、懦弱、多疑、暴躁、紧张、摇摆不定、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喜欢对抗等,这些都是他的态度。而父母对事物的态度如何又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孩子。如果父母属于比较外向型性格的人,通常他们的孩子也是外向乐观;如果父母整天都是杞人忧天、忧心忡忡,那么,他们的孩子通常也是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如果父母的奉献慷慨热心,通常他们的孩子也是毫不吝啬。父母的态度是塑造孩子个性和品行的无形指针,而态度是无法伪装的。就像主耶稣所说:“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5:15)态度是无形的思想观念,它可以不藉着语言表达,同样能够影响孩子。所以,作为父母,应该知道我们每一天所表现的态度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他们的态度是父母态度的延伸。为了孩子,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态度榜样。就像使徒保罗,虽身系牢狱,却仍然能够写出充满喜乐和盼望的“狱中书信”,他的喜乐自然是师法耶稣基督,他说:“我靠主大大地喜乐。”(腓4:10)又说:“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腓3:1,4:4)按照常人的看法,保罗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忧愁、最绝望、最黑暗的时候,但是他却能靠着(效法)主耶稣而保持喜乐、平和的心态。可见主耶稣的榜样、形象和态度影响了保罗。同时,也因着保罗的喜乐态度,影响和鼓励了当时与他一同受苦的人们,使他们也同样存着喜乐和盼望的心态去面对他们的困难和逼迫。

  有一个故事,说两个登山运动员在爬山,当他们爬到山顶上的时候,又渴又累,他们真想停下来好好地休息,喝点水,补充体力。这时他们发现不远处有半瓶水,其中有一个抱怨说:“怎么只有半瓶水呢?”而另一个却说:“感谢上帝,还有半瓶水。”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境况,却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一个是抱怨,一个是感恩。所以,建立良好的态度是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幸福。

  3) 父母要谨慎自己的语言

  教育孩子除了身教,还有言传。古时候称教育孩子为“说教”,原因就是教育通常都是藉着语言来表达。看今天的学校教育,老师对孩子的培养和影响主要是通过语言。一堂课只有40分钟,而从头到尾基本上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一下课,学生走了,老师也走了。对于老师的背景、人格、兴趣学生知之甚少。但是,作为父母就不一样了,儿女从父母身上看到的是言传和身教。而且,老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基本是人文科学知识,但作为基督徒父母还要教导他们属灵的事情。所以,如果父母是满口脏话,淫词秽语;或喜欢说谎,夸大其词;或故作姿态,言不由衷;或喜欢骂人,语言常常带着攻击性,那么孩子也会跟着学。使徒保罗告诉我们:“污秽的言语,一句也不能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弗4:29)

  在言语方面的教育,还要注意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从地上到天堂,他们的问题无奇不有。最不可取的是当孩子向你提出问题时,父母的答案是:“小孩子,别问了,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这样就抹煞了他们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孩子提问时给他们适当的回答,而不是敷衍了事,这可以继续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思考,也能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并且是按照他们的需要来教导,父母不必要绞尽脑汁去思考什么才是他们想听的话题。在前三福音书中,我们看到主耶稣对门徒的问题总是有问必答,哪怕是遥远的将来要成的事,他也不回避。(太24:3-51;可13:3-37;路21:5-38)

  2、认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养育”εκτρεφετε 一词希腊文原文的意思是“滋养”、“抚养”和“保养”,是指父母对孩子予以亲切、周全的抚育与照顾。在这里,使徒保罗告诉作父母的,孩子还小,他们还在不断的成长与发展中,不要太过于求全责备,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帮助他们改过自新。作为家长常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把孩子看作是缩小的成年人,在智慧、情感、心理、生理、社交和灵性上都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以致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蒙受了许多的不白之冤。保罗要求做父母的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的世界。保罗说:“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林前13:11)在这里保罗的话很清楚,孩子与成人之间有着层次和程度上的不同:不同的视角和理解,不同的心思和意念,不同的爱好与兴趣。对成年人来说或许是索然无味的东西,在孩子的心目中可能却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孩子还没有成熟,还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我们要用发展和进步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孩子自有孩子的特征,邓敏在《基督教儿童教育》一书中列举了如下的特性:

  A、 具有显著的依赖性。依赖父母在旁协助并作正确指导;

  B、 具有强烈的可塑性。周围的环境、社会、文化、教育等都能直接影响或改变他们的行为和习惯;

  C、 具有持续的发展能力;

  D、 具有嗜食性;

  E、 具有恐惧感;

  F、 具有奋斗性;

  G、 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扩大的观察力和模仿力;

  H、 充满活力,对生命有蓬勃的期待和兴趣;

  I、 具有社会性。偏好群体生活与活动,有强烈的游戏性、竞争性和同情心;

  J、 具有罪性。世人都犯了罪,包括儿童在内。

  因此,孩子的教育不可能一步到位,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需要父母的耐心帮助与充满恒心的教导。不要因为怕他们犯错误就横加束缚,以致剥夺他们的自由空间,阻碍他们创造力的发挥以及健康成长。

  3、平衡管教与鼓励之间的关系

  “教训”παιδεια 在希腊原文中有“训练”、“管教”之意,指给孩子(无论男女)以全人教育及文化素养。“警戒”νουθεσια 在原文有“改正”、“指责”之意,指对孩童的惩戒,以期纠正他们在律法上的过犯,或宗教礼仪上的错误。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有着互补的作用。“教训”是侧重“教”,指鼓励性的教育,而“警戒”是侧重“戒”,指严格的要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管教、指导和鼓励。没有管教的爱是溺爱,是放纵;同样,离开了爱的管教仅仅是惩罚,是伤害。《圣经》中提到管教的时候,总是与爱联系在一起:

  智慧之王所罗门说:“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或作“惩治”),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3:11-12)

  《希伯来书》也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来12:5-6)

  马丁路德小的时候,他父亲对他管教得太严,结果路德后来自己承认在他祷告的时候,很难说:“我们在天上的父”。因为父亲这个词在他的心中代表了严峻的责备。路德说:“若不用鞭子,孩子便会学坏——这句话是不错的;但是,除了用鞭子外,当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候,应赏一个苹果给他。”行为心理学家作了这样的实验:当小狗衔着球回来交给你时,你就给它一块肉。经过几次之后,小狗就懂得衔球回来就有赏赐,以后它就乐此不疲。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强化行为。同样,这个规律也适应小孩的教育。如果小孩做得对做的话,父母就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肯定,那么,他就不但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且乐意做那些正确的和有意义的事。

  不错,父母的责任是管教,但却不要忘记时常给予鼓励。“管教是充满爱心而又坚决的校正,它能加强整个教导过程的效果。管教通常可以带来对父母的顺服,对国家法律的尊重,以及一个可以适应所处环境的健全个性。”但鼓励或许比斥责有更好的收益。巴克莱博士转述了画家卫斯特(Benjamin West)如何成名的故事。“一天卫斯特的母亲出去,留他在家照看他的小妹妹撒兰。当他母亲不在家的时候,他发现有几瓶颜色墨水,就开始画撒兰的像。他把墨水弄得一塌糊涂,到处都是墨水迹,他的母亲回来,看见一片混乱,但是她没说一句责备的话。她拾起一张纸,看见是一幅画,她说:哎呀,这是撒兰!她弯身下去,吻他。此后,卫斯特常常说:我母亲的一吻,使我成为一个画家。”称职的父母必须避免使自己的儿女气馁,同时也要懂得运用纪律与鼓励,才是管教的最好方法。这里有几方面要提醒父母注意:

  A、 无条件地爱护儿女,无论成功与失败、得意或失意,都要给予接纳谅解。

  B、 要尊重儿女的选择,不要强迫他们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

  C、 培养他们正当的爱好和兴趣,并帮助达成目标。

  D、 给儿女有说话的机会,要学会欣赏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E、 必要时应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并取得他们的谅解。

  F、 父母在管教的态度上应该一致,不让孩子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三、对孩子整全人格的培养

  《路加福音》在记载小孩子耶稣成长的过程时,用了一句十分简单却又十分经典的话来概括:“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2)这里提到整全人格发展的四个方面:智慧(智),身量(体),神爱(灵)和人爱(德和群)。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在《撒母耳记》中,也是用相近的句子来描写撒母耳的成长过程,“孩子撒母耳渐渐长大(智慧与身量),耶和华与人越发喜爱他(灵性、德行、睦群)。”(撒上3:26)这四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五育,即灵、德、智、体、群。这五育的平衡发展,就是对孩子整全人格的培养。当然,这五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综合地体现在孩子的身上。那么,作为父母将在哪些方面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整全人格的人呢?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上的培养

  当主耶稣还是个少年人的时候,就显示出他卓越的聪明和智慧。有一次他随父母到耶路撒冷去过节,过完节后大家都回去了,唯独少年的耶稣还留在圣殿里向大有学问的教师们请教,他“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路2:46-47)这一方面我们看到12岁的少年耶稣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到这与他的父母平时重视对他的培养和教育分不开。犹太人一向就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肖克谐教授说:“在犹太人家庭中,儿女要学习三件事:一为手艺,或谋生的技能;一为品德,或做人的道理;一为宗教,或敬拜神的方法。”而宗教教育在这三者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在律法还没有成文之前,父母要将口传律法传与孩子,一代代继承下去;到了律法成为之后,父母便负有教导的职责。当然,除了家庭之外,圣殿、会堂以及学校都是犹太人教育的场所,而父母、祭司、先知、文士、拉比和专职教师也都是当然的老师。我们可以从路加医生所记载的这一幕中,看到少年的耶稣所接受的教育场景。作为父母应该根据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智力发展情况,给予适当的教育,超前的教育和滞后的教育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

  认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在他的《智慧心理学》一书中明确指出:“智力就是适应,儿童的智力既不是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儿童对客体的适应。儿童通过动作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是儿童智力发展的真正原因。”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即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相当于乳婴时期。他们能感知静止与运动的区别,让他们玩些适宜的玩具,都能刺激他们的学习。

  2)前运算阶段(2-6岁),相当于学前期。这时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记忆力逐渐加强,可以作简单的数学加减;可以教他们背诵诗词、圣经金句;这时最好是寓教育与游戏中。

  3)具体运算阶段(6-12岁),相当于小学阶段。他们已具备二维空间的思维能力,能够分辨昨天、今天和明天,可以将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富有幻想力和记忆力,12岁的孩子能用抽象的概念与大人交流思想。所以这时候的教育要着重讲道理,并晓以正确的观念。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的孩子已经成长为青少年。在智力方面已经有了三维空间,可以学习几何、代数、物理、化学、哲学等抽象的学科;喜欢独立思考问题;有一定的组织能力;逆反心理强,不太相信权威;喜欢交友。针对这些情况,父母要格外小心,许多问题少年就发生在这个阶段,不但要引导他们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上,还要小心帮助他们择友而从。

  当然,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是应该的,但千万不要“以智废情”,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孩子,不独要重视其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的发展,还要重视其情商(Emotion Quotient)方面的培养。一个孩子如果在智力方面有过人之处,却没有爱心,失缺同情心;不懂得关爱、尊重、欣赏别人,不能与其他的人和睦相处;没有集体观念;不爱劳动;不会吃苦;不能忍耐;缺乏坚强的意志……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也就很难说他将对社会、教会和家庭有多大的贡献。今天很多家长都不择手段地给孩子施压,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提优班、培训班、强化班,恨不得孩子们都成为知识上的巨人,却忽略了孩子身心方面的需要和情感方面的沟通,以至于他们一个个都是少年老成,剥夺了他们作为孩童应有的天真与单纯。“高分低能”的现象,正是对孩子教育不当的结果。现在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就是充分发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发现了只注重智商而不注重情商的不足。一味的强调在智力和知识上的提高,却忽略了孩子在情感方面的平衡发展,这样的结果自然便于“高分低能”的怪现象。

  2、道德价值观上的培养。

  在整个宇宙价值观中,与我们每个人发生最密切关系的就是自我价值观。当然,基督徒的价值观是建立在神的话语之上的。对于基督徒的家庭来说,懂得怎样向儿女灌输基督教的道德价值观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关系到孩子如何在芸芸众生中为自己定位,如何取舍与选择,如何确定并欣赏自我的价值等。孩子的道德价值观很容易受社会的潮流、风气、时尚所影响,喜欢随伙和攀比,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而对于所想要得到的东西到底是不是他所需要的,他就缺乏思考和辨别的能力。因此,父母的分析和帮助就显得必要。特别是基督徒的家庭,我们更应该帮孩子确立基督教的道德价值观。

  1)“美”与“丑”的关系

  小孩子对美的理解往往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一个人若长得漂亮,有大眼睛,双眼皮,高大的身材就是美;图画的色彩鲜艳,里面有他们喜爱的花草、昆虫甚至卡通人物就是美;事情的结果对自己有利就是美;能够赢得别人的羡慕就是美……而对一个人的行为、内涵、修养等,他们不懂得分辨。对事物的结果是否因为有利自己而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他们不懂得辨别。我们要告诉孩子的是:上帝不以貌取人,乃是看人的内心。上帝对撒母耳启示说:“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16:7)马太曾借着法利赛人的口论到主耶稣的为人,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人,并且诚诚实实传神的道,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太22:16)雅各也教导我们说:“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雅2:1)美不单是外面的,更是内在的。穿高档、名牌、华丽衣服的人不一定就美,衣着朴素、相貌平平的人并不就是丑。在上帝的眼中人人平等,而心灵美的人才是真正的美。人的行为比外貌更加重要,一个敬畏神,有正义感、有同情心、谦卑虚心的人(弥6:8),才是真正的美。教导孩子将评价美的标准建立在是否遵行上帝旨意的一切事上,这样,他就必定能够肯定自尊,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了。

  2)“富”与“贫”的关系

  在现实的社会中,富人好像很风光,到处都有鲜花和掌声,到处都有人捧场。财大气粗,说话的口气大,好像没有他们办不到的事。在物质生活方面应有尽有,一无所缺。所以,像很多大人一样,小孩子也懂得长大了要赚大钱,钱越多越好。而在他们不多的经历中,也多少体验到贫穷被人瞧不起。相仿的,他们也会瞧不起那些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贫穷人。而有些父母因为自己穷就仇恨有钱人,经常告诉孩子说:“天下的有钱人,没有一个是好人,他们身上的钱,没有一分是干净的。”从而给孩子的观念带来偏差。那么,父母该如何用《圣经》的教导来教育孩子呢?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有钱并不是坏事,不是不道德的事。贫穷也不应该感到羞耻,更不应该自卑。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在上帝的眼中都是平等的,都是上帝的儿女。钱财的多少不是上帝评价我们的标准,也不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得到上帝祝福的标准。主耶稣说:“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12:15)《圣经》中有财主死了到地狱去,而贫穷的拉撒路死了却到天堂去(路16:19-31)。当然,我们也并非鼓吹越穷越属灵,或上帝只站在穷人这一边。《圣经》也记载了很多有钱的人,如亚伯拉罕、约伯、所罗门王、约瑟(路23:50-53)、哥尼流(徒10:1-2)等,他们也都是敬畏上帝,蒙上帝喜悦的人。而且,富与穷是会变化的,富人也可以变成穷人,穷人也可以变成富人。人的一生中可能会经历很多的富足和贫穷的变化,但是使徒保罗告诉我们:“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富足,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4:12)使徒保罗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富足的秘诀,就是靠着耶稣基督常存知足、喜乐的心。当然,当我们告诉孩子一个正确的贫富观的同时,父母本身就应该确立一个合乎《圣经》的贫富观,不然,我们就会落入双重的标准里面。基督徒对于金钱、财富,要有受托的认识,我们只不过是受托管理上帝暂时寄于身边的钱财,而不是用来挥霍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3)“尊”与“卑”的关系

  就像上面两点所说的,长得美的人,有钱的人,还有地位高的人,他们最能享受“自我价值的实现”,因为现实生活中他们都比较容易受他人的重视和恭维而自认是有价值的、是有贡献的、是了不起的人。那一份深藏不露的“沾沾自喜”,无形中竟错误的帮助他们肯定了自我的价值,从而否定、低估了他人的价值。要让小孩子知道,地位的高低只是工作、责任、职称、社会功能的不同而已,在上帝的面前没有地位高低卑贱的不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要作一个忠心的管家,合理运用上帝所托付我们身上的权力,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上帝。拥有权力并不意味着我们就高人一等,就可以为所欲为,甚至盛气凌人,鱼肉百姓。拥有权力只不过意味着有更多的责任和托付,有更多服侍人的机会。

  主耶稣教导我们说:“你们知道外帮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5-28;可10:42-45)这就是基督教的价值观,主耶稣乃是天父的儿子,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拥有至高的地位和尊荣,但他却到地上来服侍他所创造的人,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地位越高,服侍他人的要求就多。

  3、体和群的培养

  根据一项调查,在儿童的心目中,最重要的生命价值有三:运动、读书和交友。而相同的问卷对青少年的调查,结果是:运动、读书、工作和交友。由此可见,适当的体育活动和集体活动对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必要。日本心理学家冈堂哲雄说:“现代的儿童放学之后,不是到补习班恶补功课,就是关在房间里玩电视游乐器

相关文摘

参与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最新发表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关注我们

  edzxkefu@126.com

 @恩典在线

 微信公众号: 恩典在线

扫描二维码,关注恩典在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