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了?

2014-09-13 08:37 浏览量: 1505 作者: 计文 来源: 作者博客
摘要:    前不久很火的电视节目,湖南卫视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确实,这档真人秀节目在短短的时间内以其温馨不失真实,感动不失顿悟的优良制作在火热地占据周五黄金档的首席之位。不少观众从中看

  QQ图片20140913083924.jpg

  前不久很火的电视节目,湖南卫视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确实,这档真人秀节目在短短的时间内以其温馨不失真实,感动不失顿悟的优良制作在火热地占据周五黄金档的首席之位。不少观众从中看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那些温馨的小幸福,深入骨髓,而那双厚重的手掌,正如歌词所言:“他的手掌也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

  此节目所以火爆,原因在于它切中了现代社会热点:人们将过多精力放在赚更多的钱,却忽视了与家庭成员在精神层面的沟通与互动。“爸爸去哪儿了”无疑是对长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文化中存在的“父亲角色缺位”的重新检视。

  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更多凸显的是母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担当,很少注意到父亲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认为带孩子的应是母亲,而父亲只要能在外挣奶粉钱就够了!这样,在子女成长历程中就出现“父亲缺位”现象,有调查说: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

  可是, “父亲缺位”现象会造成儿童“父爱缺乏综合症”。主要表现有:过分怕羞、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少言寡语、不爱集体、厌恶交友、急躁冲动、喜怒无常、害怕失败、感情冷漠,严重的还可能上学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偷盗、甚至喜欢使用暴力。父亲在儿童形成依恋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孩子在认知、思维等方面更优秀,暴力倾向也更少。美国耶鲁大学连续进行了一项1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小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高,更聪明,精力旺盛,善交际,学习成绩好。因此,父亲的行为和教育方法会影响孩子一生。

  其实,仔细想想,“父爱缺乏综合症”同样出现在今日的教会里面。保罗说过一句颇有哲理的话:“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林前4:15)“师傅”这个字在当时是指小孩子的“监护人”,保姆或雇工与父亲是有本质区别的。保罗感叹,神的家里不需要太多好为人师、喋喋不休的“师傅”,而是极需要能流露生命深沉之爱的属灵父亲(在此你就理解天主教为何要称神职人员为“神父”了)!

  教会为何“阴盛阳衰”(女性大大多于男性)?分析其原因自然多种多样。除了男性偏重理性、被传统束缚较多、社会和家庭压力较大等原因之外,其中不可违避的一点是:今日教会“神学思想太过阴性、讲台信息太重柔性、教会活动太显女性”。比如:由于缺乏较扎实的神学训练,我们对信徒的教义辅导每每只说“是什么”,很少解释“为什么?”这无法满足男性强烈的理性求知欲。我们强调神的慈爱、怜悯、温柔多于神的公义、圣洁、可畏。我们讲台上常强调谦让、忍耐、宽容等母性本质,而很少提到刚强、勇敢、争战等男性特征。许多教会活动或聚会、团契、礼拜都是比较趋于内敛,严肃有余,活跃不够,就连表达方式上也常会显得有些女人味。比如讲道、祈祷中的“娘娘腔”会让一些刚性的男士如坐针毡,坐立不安。

  所以,在今日信徒的心里,也许同样会向教牧人员发出这样一个疑问:“爸爸去哪儿了?

相关文摘

参与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最新发表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关注我们

  edzxkefu@126.com

 @恩典在线

 微信公众号: 恩典在线

扫描二维码,关注恩典在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