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德

关注:0 粉丝:1
帐户设置 发表日志

0078 我又回来了!——《活在美国》系列

这次离开猫眼看人时,我给自己开出了两个条件,如果重返猫眼,我必须,第一,学会照相,并学会把照的照片上搬到猫眼;第二,把圣经从头到尾速读一遍。现在,这两条都实现了,返回猫眼看人的时候到了。


 


首先谢谢各位朋友对我的关心和鼓励。


 


儿子已经进入青少年了,这是美国家长最头疼的事情,名之为反叛期。代沟,是另外一个名词。这两年来,我反复跟儿子说一个道理,希望能够对他有所帮助。我说,爸爸已经五十多岁了,在这五十多年中,上下左右,甜酸苦辣,都尝过,总结到一条,就是上帝爱我永不改变。


 


我说,无论是父母,朋友,还是情人,妻子,孩子,都不能满足你内心最深的渴望,就像你自己也同样满足不了他人对你的渴望一样。无论你多么顺利,孤独,寂寞,怀疑,痛苦,失败,这样一些东西,你绝对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无论怎么样爸都希望你永远记住,上帝爱你永不改变。抓住这一点,你就可以活下去,无论处在什么绝境中,上帝都能带你走出来。


 


我还跟孩子谈了另外的一个人生体会,我说,儿子,爸爸身上有许多缺点,你也一样,这没有关系,我们都是人,免不了有弱点,犯错误,得罪上帝。但是,不要老注视着你的缺点和罪过,如果你老盯着它们,你就会被魔鬼所吸引。无论你如何罪孽滔天,都注视着耶稣基督,集中你的全部心力,注视着耶稣基督对你的爱,这爱,就是你的生命,这爱,会带领你悔改。


 


在出外布道时,我经常跟朋友说,我们都是烂货,你是,我也是。只是烂的地方不同而已。一点也不烂的人,一个也没有。

这次重读《圣经》,一再吸引我的还是这上帝之爱。在《圣经》中有一句我最喜欢的话,它是上帝向以色列显现时说的,上帝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利米书》第31章第3节)。


 


这句话也是对所有的上帝的儿女说的。


 


我是上帝所爱的,我是上帝心爱的儿子,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我唯一的立足之地。


 


“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


 


神是爱。。


 


我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即使成为基督徒已经12年多了,但还是经常得罪上帝,也得罪了人。我不是不向往纯洁无瑕,正因为向往,所以才痛苦,因为我无法也没有能力不再犯罪。我想行的善,我无力去行,我不想做的恶,我却常常去做。正如保罗所叹息的那样,我真是苦啊。


 


我没有别的路,只有来到上帝面前,老老实实地作一个罪人。“我是一个罪人”,这,也许就是人来到上帝面前的第一个感觉,他感到自己内心不干净,心灵已经被污染。


 


耶稣喜欢罪人,他与罪人为友。


 


 最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曼宁 ( Brennan  Manning ) 的几本书,他在书中一再重复了一个主题:上帝无条件的爱。有的作家则称之为“上帝狂热的爱”,托斯陀也夫斯基则说,在耶稣基督面前,“没有任何人可以被评判为无价值的”。罗耀拉的圣依纳爵(Ignatius  of  Loyola )则说,上帝从不拒绝任何人,“直接对上帝的体验确实是恩典;基本上,对于上帝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被拒绝的。”人要接受一个事实,你是被上帝所接纳的。

这些,的确令我无法接受,我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我要靠自己来达到完美,我要用我的生命来证明,我配得基督徒这个称号,我配得上帝之爱。我不愿意接受一个事实,也就是我的真相,在上帝面前,我一无所有,一无是处。


 


我是一个乞丐,叫花子!


 


我无需掩饰自己心灵中丑陋的一面,但我也不应当因这丑陋还在而绝望,我相信,尽管我如此败坏,耶稣还是爱我,因为他是爱,在我还拒绝他反对他的时候,他就为爱我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正是这纯洁无私的爱,牺牲的爱,吸引着我跟随他。


 


 


2007.7.17


 


《活在美国》系列原创,第299篇,《猫眼看人》首发

我范学德又回来了!(2)


(我这次读完一遍圣经后的思考)


2.大手笔就是不同


 


这次读圣经,同时看了杨腓力写的《喜欢读旧约》一书,扬在该书前言中引用了章伯斯的一段话,章说,旧约中的


《诗篇》教你如何祷告


《约伯记》教你如何受苦


《雅歌》教你如何爱人


《箴言》教你如何生活


《传道书》教你如何享受


这话真是提纲挈领。


对于我来说,圣经就是一部上帝写给世人的情书,不变的主题:我爱你


 


我范学德又回来了!(3)


(我这次读完一遍圣经后的思考)

3.空前绝后的开头


圣经的第一句话是:起初,上帝创造天地。这句话一直令我困惑,或者,着迷。


有人说:圣经是上帝写给世人的家书。在这家书中,上帝告诉世人的第一句话就是:“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小孩子刚刚懂事就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大宗教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核科学家也一生探求,人是从哪里来的,宇宙是从哪里来的?不回答从哪里来,那关于向何处去的问题,就没有基础。


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问题,圣经一开头,四两拨千斤,“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喜欢看书,但我还从来就没有发现任何一部书的开头有这样的大手笔:面对着一切存在之根基这样巨大的问题,居然用如此朴实、如此简明的话一语道破。


神来之笔。


 


当摩西写下《创世记》时,他不是给我们这些自命为懂得科学其实不过是一知半解的人写一本自然科学的教科书,他是在神圣之光的照耀下,唱出心中对上帝的赞美,道出对上帝─-人类与天地的创造者的不尽的感恩。著名犹太神学家赫舍尔说:“圣经关于天地起源的措辞不是信息与言而是赞美的语言。有关创世的故事不是摹状世界是如何产生的,而是称颂世界产生时的壮丽景象。‘上帝看这是好的’” 。


            但是,正如赫舍尔所叹息的:“我们时代的人正在丧失赞美的能力。他寻求的不是赞美,而是逗乐与得到快乐。赞美是一种主动的状态,是表达尊敬和感激的行为。得到快乐则是一种被动的状态——他是接受有趣的行为和风景所带来的满意” 。


            赞美是精神的开放,灵魂的超越,生命的飞扬。它是人的灵性被上帝所吸引而不断地上升,直到与上帝相遇,在爱中合一。


  




 


4   真正的人


 


“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这是《创世记》第1章第26节中的一句话。


关于人的问题,这是基督教看法的前提和基础。基督教关于人的其他一切看法,都是从这里出发的。


按照这个看法,人之初,性本善是对的。初,人类存在之始。


人性,就其被造时而言,是善的。


但上帝的形象或者样式是什么呢?众说纷纭。


从堕落的人身上,已经看到不到人之初时上帝赋予的他自己的形象或样式。


唯有耶稣。在他身上,我既看到了上帝是什么,也看到了人是什么。耶稣,他是真正的人,他的人性是真正的人性。


这人性归结为一点,爱神,爱人。


2007.7.19



参与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