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德

关注:0 粉丝:1
帐户设置 发表日志

安宁:通向上帝的彩色之路——观朱春林油画(下)

3.  这传神之笔到底是什么?

 

画龙点睛一语,说到了眼睛的重要。耶稣有句名言:“眼睛就是身体的灯。所以,你的眼睛若是康健,你的全身就都光明。如果你的眼睛有了病,你的全身就都黑暗。”(注4)春林的人物画中,眼睛,也就成了画龙之笔,谓之曰,“传神。”

 

这传神之笔到底是什么?要有什么?古人将此概括为“气韵生动”,徐复观将“气”与“韵”分解,“所谓‘气’,常常是由作者的品格,气概,所给予作品中的力地刚性地感觉”(注5 )因此,气与骨相联,故有“骨气”,“风骨”,“骨格”种种说法。而“韵”,“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情调,个性,有清远,通达,放旷之美,而这种美是流注于人的形相之间,从形相中可以看得出来的。”(注6)。形神相融,气韵兼举,这才是真正的气韵生动。

 

骨气之气,又可以解为“正气”,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更进一层,则是“和气”,这个“和”就是与人和,与物和,与天(上帝)和。

 

春林的人物画,“和气”最终落到了人物的眼睛上,以眼传神。在表现沉思的一系列画中,在《静静的阳光》里,画中人的眼神中有静,但少了一点动,略嫌呆滞;《静思》中,眼睛有神,但多了一点点淡淡的忧伤,《女人体》和《百合幽香》中,这在“和气”中实现的安宁达到了美好的境界——在宁静(安宁)中喜悦。安宁不是麻木,不是静止,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带着生命全部活力的喜悦,这喜悦在爱之中,或者更准确地说,在被爱之中达到了和谐。是爱,将这人和另外一个世界紧紧地连在一起。

 

和气还有其他的状态,春林的《阳光天使》可以称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在那里,和气的气韵活生生地洋溢在整个画面上,最后,聚焦在女孩的眼神上,那宁静是一片纯真,看到那眼神,我不由得想到了耶稣的一句名言:“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注7)

 

这幅画的背景,是一片模糊的树叶,淡褐色,灰色为主,间杂淡绿。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画的写意,空灵之气洋溢。一人,一物;一实,一虚;一艳,一淡;一明,一暗。春林在矛盾对比中凸显出了那纯真中的安宁,正是成长中的新生命。这种虚实明暗的映照,几乎构成了春林人物画的一个特点,从《橄榄枝》《迷失的乐园》,到《秋原》,《山泉》,《葡萄树》,比比皆是。

 

另外一副《邹菊》画的也是一个小女孩,结构上,小桌子上的白色花瓶和里面插的菊花,占据了画面的一半(顺便说一下,依我来看,如果桌子上没有水果,地面上没有地毯,也许,整个画面就更单纯了),而跪坐在地上的小女孩,则只是在画面的下半部,并且,低着头,最妙的是,从正面看不到女孩明亮的眼睛,她的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线,聚精会神地数自己的手指头,从额头到屈起来的四个小手指头这一段距离,画外人什么也看不到,但全部精神就在这里,在一片天真的稚气中凝神。

 

两幅《静默》,画中的人物,一男一女,也都是闭着眼睛,一个抬头,一个俯首,他们在沉思,在祈祷,在呼求,就好像诗人大卫写的那样:“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主啊!求你听我的声音,愿你侧耳听我恳求的声音。”(注8)春林曾对我说,这两幅画都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画的。简洁的笔触,暗淡的颜色,微小的景色,静穆的气息,构成了一种大安宁。

 

真正的安宁,平安,宁静,不是没有苦难,而是在苦难中有依靠,有盼望,有力量,而他/她所依靠的那一位是靠得住的。于是,女孩虽然闭上了双眼,但唇角之间,有一丝甘甜,她知道她不会被离弃。昂首的男孩,双唇流露出来的是坚毅,他的双手捂住了心,他的心告诉他,我可以放心了。

 



4“苦难中的平安” 和“安宁中的喜悦”

 

 

“苦难中的平安”,这在春林的画作中,是很少出现的,但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它终于问世。从那以后,无论是“尊容”还是“尊严”系列,都多少带着这方面的探索。这是一个沉重的主题,它深入到了生命的最深处,在苦难之中,在繁琐之中,安宁,或者说,平安,到底在哪里?耶稣在走向十字架,面临着人间最残忍的苦难前告诉他的门徒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注9)。他又说,“我将这些事情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注10)

 

春林是画家,也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和其他人一样,也经历着大大小小的苦难,但是,就像一首歌曲唱的那样,我有平安如江河在我心。他所表现出来的安宁,主要不是由个人气质决定的,而是因为他安享在上帝里面,他敞开了自己的心,不断地接受耶稣基督从上天赐给他的平安。由于这安宁在他心中,因此,他可以拈起一枝玫瑰,一笑,也可以流泪抚摩着伤口,一笑。将这“苦难中的平安” ,“安宁中的喜悦”,更加充分地表达在画布上,这是我对春林的真诚盼望。我想,这也是春林对世人的更美的祝福。

 

春林曾经自述:“这些年来我最感念的是《圣经》给我的启示以及对我 灵魂生命的建造。曾经有牧者问我:怎样看待绘画与信仰的关系?我的回答是:我愿意用绘画的方式来思想上帝。”(注11)看了这句话我很感动,也很兴奋。因为就在见他之前不久,我给一群爱好写作的朋友谈了自己写作的体会,主题就是一句话:“写作是通向上帝的一条路。”我与春林不谋而合,尽管他比我早六七年就看到了这一点。

 

绘画,写作,音乐,都是通向那个上帝的一条路,在这条路上,通过色彩,文字,旋律,画家,作家和音乐家们,他们通过各自特殊的方式与上帝交往,认识上帝,与上帝同行,承受上帝赐给的新生命,与周遭的人分享上帝无尽的恩典。

 

2011年春,我在多伦多听了一场女画家Carol Berry关于卢云神父与梵高的讲座。她说,梵高承认,上帝是不可见的,他没有看到那不可见的上帝,他也有很多不明白的事。但是,他要通过画来表现那些可见的,去帮助人们明白那不可见的。

 

这大概也就是朱春林的路。这大概也是中国写实画派的路,离开了上帝,必无真实。

 

朱春林作为一个画家,颜色,线条与光线,这是他灵魂的语言,他要用上帝赐给他的这独特的语言,展示自己的灵魂。从 那灵魂的最深处传来一个轻轻的声音,天国就在这里。上帝就是平安。上帝之所在,就是安宁之所在。

 

回到王维,他画中有诗。一首首美丽的山水诗。春林的画中也有诗,那是一首首神圣的赞美诗,是他唱给上帝的赞美诗,这诗,汇入到日月星辰之中,融入到上帝的儿女之中,四宇之内,同声歌唱,歌唱那位天地万物之主,主啊,你多么美好。你是爱,你是平安。

 

 

 

 

2013.2.6

 

附注:

注1,注2:转引自 临风 著《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第 285页

注3,注9,注10:《圣经 》(和合本)《约翰福音》第3章14节,第14章27节;第16章33节。

注4:《圣经》(思高本)《马太福音》第6章22节

 

注5 ,注6: 徐复观  著《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第140页;第152页。 

 

注7:《圣经 》(和合本)《马太福音》第19章14节

注8:《圣经 》(和合本)《诗篇》第130篇1——2节。

注11:《朱春林心灵之路油画作品》前言   中国工人出版社。

参与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