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德

关注:0 粉丝:1
帐户设置 发表日志

让我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吧

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记载了这个故事,“当时,门徒近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这些记载,分别记录在太 18:1——5;可9:33——37; 路9:46——48。

 

一:这件事的背景很有意思。

 

据马可福音记载,耶稣在路过加利利教训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被杀以后,过三天他要复活。”这本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耶稣的门徒并不明白耶稣说的是什么,也没有问耶稣你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们害怕追问。

 

他们为什么害怕?从后面的记载就可以看到,耶稣说的这些话,并不是他们想听到的话,他们不愿意听到这样的信息,自然,他们害怕耶稣说出真相,十字架。

 

其实,这也是我们在追随耶稣中常常发生的问题,许多的话,耶稣讲得清清楚楚,但我们不愿意听,于是,我们就把它们轻轻过滤了,权当没有听过,或者,稀释这些信息,把它们改变得适合我们的口味。

 

下一幕:他们到了迦百农,马太福音第17章记载:

 

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丁税约有半块钱)?”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但恐怕触犯他们(“触犯原文作“绊倒”),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这是争论的直接起因。就是这从鱼的嘴里得到的一块钱,是作为彼得和耶稣的税银,而不是作为所有的门徒的税银,甚至也不是作为耶稣的三个核心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耶稣刚刚带着他们三个人上山,在山上在他们三个人面前变了形象)的税银,而是仅仅作为彼得和耶稣的税银。非常明显,彼得被给与了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可以说是首席大弟子。这是其他门徒不愿意接受的。

 

 

因此,尽管十字架就在前面,但这些门徒关心的是在天国里最大的是谁? 他们所说的那个“最大”,就是谁的官最大,位置最高。马太福音第20章又一次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很明显,他们想到的“国”实际上是地上的国,是复兴了的以色列国(参看使徒行传第一章第6节)。

 

权力,这就是他们要争的。

 

一个基督徒如果把心思放在地上的国家,他必定争权夺利。即使在服侍中,他也渴望得到声望,得到地位。

 

 

二: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耶稣在屋里问门徒说:“你们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 门徒有的不作声,尽管他们在路上一直彼此争论谁为大。有的说话了,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耶稣立即进行了实物教学法,这是耶稣教导门徒的一个重要方法,他经常用实物(包括人)来教学,让门徒产生实际的深刻的具体的印象,这一次也是这样,他用一个小孩子作实例,说明天国里谁是最大的道理。

 

把圣经最深奥的道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生动活泼的形象说出来,这是我们在传讲上帝的话时要学习的基本本领,耶稣就是最好的榜样。

 

 

耶稣的结论是:“凡自己谦卑象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

 

 

旧约中有两处美好的经文说到小孩子:“耶和华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我心中平稳安静,好像断过奶的小孩在他母亲的怀中。”(诗篇131:1-2)

 

耶和华如此说:“我要使平安延及她,好象江河;使列国的荣耀延及她,如同涨溢的河。你们要从中享受(原文作“咂”),你们必蒙抱在肋旁,摇弄在膝上。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就照样安慰你们;你们也必因(或作“在”)耶路撒冷得安慰。” 天主教的“思高本”把这句翻译为:“我要抚慰你,犹如娘抚慰她自己孩子一样,我抱你在怀中,在膝头轻轻摇簸着你。”(以赛亚书第66章第12——13节)

 

我母亲是山东人,我很喜欢“思高本”的这个翻译。

 

母亲把你抱在怀中,轻轻地摇动你,这就是上帝所爱的小孩子。

 

 

问题是耶稣的门徒都是成年人了,怎么可能变得像小孩子?很明显,这里说的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是心的转变。

 

“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变成小孩子的样式的关键是“回转”。

 

从什么地方回转? 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回转 。

 

回转就是重生。想想耶稣回答尼哥底母的问题时说的话:“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罪上回转,在上帝面前承认,我们实实在在地是一个罪人,成为一个实在的罪人,承认我有罪。

 

最近读了伯尔纳(1091-1153)的一些书文,很受感动。伯尔纳被称为 “最后的一位教父”,“中世纪第一个伟大的神秘主义者”,马丁路德盛赞他为“世上最圣洁的修道士。” 但就是这个“世上最圣洁的修道士”他在临终前说: “我的一生是邪恶的,亲爱的主耶稣基督,你有两重权利,可以承受天国。第一,天国是你的继承产业,因为你是天父的独生子。这个并不能给我一点安慰,也不能给我任何进天国的希望。但是第二,你借受苦受死买来了天上的产业,息了天父的忿怒,开了天堂的门,并把天堂赐给我。因此我便有喜乐和安慰。”说完这些话后,圣伯尔纳就愉快地死去了。这是一个真正在上帝面前作罪人的圣徒。

 

要回转,首先必须“虚己”,“倒空自己”(新译本/中文标准译本;思高本翻译为“使自己空虚” 腓2:7):

 

首先,倒空自己对上帝特别是对耶稣的观念。

 

帕斯卡尔说:“神按照他自己的形象造人,人也礼尚往来,用自己的形象造神。”(签名154)

 

我心中的上帝是什么,我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基督徒。而我心中的上帝,往往就是我在主日学,牧师的讲道和某些书中的影响下形成的,即使我们读圣经,也是带着这些影像所形成的“有色眼镜”来看圣经的。

 

埃克哈特大师说:“我祈求自己可以摆脱上帝,好叫我寻得上帝”

 

问题的焦点在耶稣。

 

现在,问题不再是:耶稣像神一样吗?而是神就像耶稣那样吗?这就是传统上‘耶稣即神的道’之主张的意义。‘耶稣把神显明给我们看,而非神将耶稣显明给我们’。我们无法从自我对神的认知中演绎出任何一点有关耶稣的事;如今我们必须从所确切知道的有关耶稣的事,推论出有关神的一切。“(签名28)

 

曼宁在《耶稣的签名》一书中说:1,在60年代的某些嬉皮士心中,耶稣像他们一样,是社会改革的鼓励者和批判者;在80年代的某些雅痞心中,耶稣是美好生活的供应者,是成功与奢侈生活的先知。

 

在帕利坎的名作《历代耶稣形象》中,他总结了历代典型的耶稣形象:从拉比,外邦人的光明,万王之王,宇宙性的基督,人子,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管理世界的修士,心灵的伴侣,常识教师,到解放者,都有。

 

而斯托德在《当代基督门徒》中,则总结了“现代化”的耶稣十三幅图画:苦行者耶稣,惨白的加利利人,宇宙之王,教导常识的教师,小丑——理想幻灭的人,现代事业的创始人,经济学家,资本家,社会主义者,伟大的革命家(卡斯特罗语),梦想家,魔术师,等等。

 

布朗(Robert  M  Brown )说,“让我们来颁布一项法令:每个三年所有的人都要把所学到的有关耶稣的事统统忘掉,重新研究耶稣。”(签名190)让自己的心灵直接面对圣经,福音书。

 

到底你心中的耶稣基督是什么?

 

 

拉纳说:“渐渐以上帝看我们的方式看自己——承受无尽大爱与无穷热爱的对象。(信任92)套用这样的话,我们必须以上帝看自己的方式看上帝。我们必须以耶稣看自己的方式看耶稣。上帝是爱我们的上帝,他为爱而疯狂,因爱而沉醉。

 

倒空自己对耶稣的看法,直到我们看到:一切都是恩典,恩典的恩典;一切都是爱,永远的永不改变的爱。

 

罗耀拉的圣伊纳爵说:“直接对上帝的体验确实是恩典;基本上,对于上帝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被拒绝的。”当我们简单地接受一个事实:我已经被上帝接纳了。倘若这件事临到了我们,我们就体验到了恩典。(田立克)我们也就知道耶稣是谁了。

 

其次,我们要倒空自己对世界的观念。

 

什么是属于世界,第一,你实际上把金钱,权力和名望看成是最重要的,以“成功”来确认自己的价值。逃避它,牟敦说:“如果我有话对同时代的人们说,那就是:‘随便你想做什么都可以——疯子,酒鬼。。。,但千万要避免一件事:成功。’”(孩子98)哪怕做一个乞丐,流浪汉,也比做一个成功的人好。

 

在《诸神的面具》一书中,提姆 凯乐牧师分析说,成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酒精,毒品,它比任何其他的偶像都让我们感到自己是上帝,其最主要的征兆就是我们觉得自己在专业上必须保持是最优秀的,否则我们就没有信心了。我是最好的,没有人能比得上我。

 

第二,你用别人对你的评价来确定你的身份。

 

曼宁把自己心中存在的那个虚假的自我称为“骗子”,它最在乎接纳和肯定,害怕达不到别人的期待,他的身份来自成就和他人的评价赞许。一个人,当自己从小就被拒绝时,骗子就产生了。为了害怕被拒绝,我们讨好他人,父母,师长,他们对我们的看法就成了我们是谁的根据。我成了他人希望我成为的那个人,“这个人”又内在地转化为我要成为的那个人。

 

牟敦把它称为“假我”, 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虚幻者的阴影下,这个虚幻者就是假我,这就是我希望自己成为的那个人,但他不能存在,因为上帝完全不认识他。要完全不被上帝认识实在是太隐私了。我虚假隐私的己想要活在上帝的旨意和上帝的爱之外——活在现实和生命之外。这样的自我必然是一个幻影。我们不善于辨识幻影,尤其是自己所怀抱的欢迎——我们与生俱来的喂养罪根的幻影。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而言,最大的主观实体就是他们这种不可能存在的假我。

 

我的真我在基督中,在耶稣基督的无条件的爱之中。我是谁,牟敦自问自答:“我是基督所爱的人。”(孩子60)我是上帝的爱子,这就是生命。保罗将此概括为:“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注意:这个我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我,而是戴着罪孽和软弱在挣扎中生活的我。

 

我们还要不断地倒空对自我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就不多分析了。

 

三:如何变成小孩子

 

奥古斯丁有一句名言:“如果你问我在基督教里,首要的教训是什么?我会回答说是谦卑。首要的教训是谦卑,第二是谦卑,第三仍然是谦卑” 。爱德华兹也说,属灵的谦卑是真实宗教(即基督教)的本质。谦卑,就是变成小孩子的必由之路。

 

 

耶稣教导我们:“凡自己谦卑象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

 

耶稣所说的小孩子,直接的字面上的意思当然就是那个小孩子。一般地说:小孩子的样式:首先是不完全,有待于发展;单纯,没有诡诈;有可塑性,一个罗马修道院院长说,将孩子们交给我,让我教导他们到七岁,七岁之后随便你们怎么教导他们都无关紧要了。(摩根讲道)

 

小孩子会看他人(大人)比自己强。女撒的贵格利说:每个人都应该提醒自己,他不仅低于身边的弟兄,而且是地狱所有的人,他若是晓得这一点,他就真是基督的门徒了。《古代 马可》

 

小孩子,是纯真,单纯,谦虚的代表

 

 

但是,从属灵的意义上来看,是否还有更深的意思?我们是否还可以做神学上的灵性上的更深的思考。古代教父俄利根说:“耶稣叫来的小孩是圣灵;圣灵自己谦卑了自己。”当然,这个解释确有不妥,但的确可以促使我们思考。

 

那一个谦卑的小孩子是什么样的?

 

答案只有一个:耶稣基督。

 

 

耶柔米就是这样认为的:耶稣“他的确是一个小孩子站在他们当中,那就是他自己。他来不是要受人服事,而是要服事人。”

 

我们一个普通的人,没有什么知识,能力也不大,善行不多,所以,我们当然应该谦卑,别说我们本来就贫穷,就是我们所有的,也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是我们领受来的,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夸口的。

 

但耶稣与我们不一样,他本有上帝的形象,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善。但是,为了把我们这些一无所能,一无所知,一无所是的罪人们从罪恶里拯救出来,他倒空自己,“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这才是真正的大谦卑。

 

一心信赖天父,在一切事情上都唯愿成就天父的旨意,将一切荣耀都归于天父,这就是耶稣作为天父的爱子向我们展示的大谦卑。

 

谦卑地像一个小孩子的秘密就在于此,让心灵永远注视耶稣。是的,不要注视自己,特别是不要一直注视自己的罪孽,软弱和不足,而是让这一切伤口成为力量,在耶稣基督那里获得恩典的力量,让他的恩典带领我们走过每一天。

 

 

四:谦卑的实际操练

 

在基督教历史上,被称为“西方修道主义始祖”的圣本笃(480-550),在他制订的“圣本笃法规” 中提出了赢得谦卑的十二个步骤,顺便说一句,这个法规,是西方修道主义最有影响力的文件,也是西方文明中最具影响力的文件之一。

 

(1):过一个敬畏上帝的生活,人深知自己的心思意念都无法都敞开在上帝面前,无法隐藏,因此人就敬畏上帝;

 

(2):爱慕上帝的旨意,胜过自己的意思,不沉溺在追求满足自己愿望里;

 

(3):为了爱上帝的缘故,甘心谦卑地顺服自己在地上的上司,顺服是谦卑的内在要素;

 

(4):耐心,超越困难,委屈和矛盾而决不放弃;

 

(5):不隐瞒自己的罪。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罪,毫不保留;

 

(6):知足地生活;

 

(7):承认自己实在是不如别人;

 

(8):绝不做修道院所没有要求做的事情;

 

(9):控制自己的舌头,除非有人问你问题,否则就不出声,保持安静;

 

(10):不轻易大笑(范注,这一条不敢赞同);

 

(11):与别人说话要有节制,要镇定;

 

(12):不但在心里谦卑,在行为上也谦卑。

 

在这十二个步骤中,并且在每一个步骤中,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日常小事来操练。

 

 

小德兰修女的“圣婴小道”,最好地表明了怎么在天父面前常常做小孩子。

 

有一个修女问小德兰,该怎样做才能保持孩子的本色?常做小孩又是怎么回事?

 

小德兰回答说:常做小孩子就是承认自己一无所有,一切都等待好天主的赏赐,

就像小孩等待父亲给他一切一样。这便是一无所虑、一无所争。

 

孩子还小时,即使在穷苦人家,大人也都供给他一切所需,但等他长大以后,父亲就不愿再养活他,对他说:“你现在可以干活养活自己了。”嗯,我就是为了不愿意听到那样的话,我永远不要长大,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谋生——天堂上的永生。所以,我要一直留在幼小的状态中,除了采择花朵之外,不做别的工作:我要采集爱和牺牲的花朵,为悦乐天主而将它们献给祂。

 

另外要做小孩,就是一点也不把自己的修德归功于自己,而且从来不想自己有什么能耐,只知道是好天主把那些德行像珍宝一样放在自己孩子的手里一样,让他在需要时派上用场,但那珍宝始终还是好天主的。

 

   最后,不因自己的过错而灰心丧志,因为小孩跌倒是常事;正因为孩子

   个子太小,跌倒了也不会出大事的。她说,

 

 

小德兰特别警惕自己不要对天主“不忠”,什么是不忠,她说:“故意心存骄傲的意念。例如,我对自己说,我已经有某种德行了,我一定可以把它实践出来。那么,这就是依靠我自己的力量: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冒着堕入深渊的危险。但是,如果我谦虚,并且保持幼小的心态,那么我这一生都有权力做些小小的蠢事而不冒犯天主。看看小孩子,他们不停地打破东西、扯坏东西、跌倒在地,即使在他们非常、非常爱父母时,他们还是这样。当我这样跌倒时,我更了解到自己的虚无,我对自己说,如果我依靠自己的力量,我会做什么呢?我会变成怎样呢?”

 

  我自觉内心有种种苦恼,但无法说出;现在我的胸襟豁然开朗了。这位神父已有非

 凡的能力了解我的意思,即我所未言者也一猜一准。并命我扯足轻帆,顺着爱情与

 信赖的潮流前进;这两股潮流吸引我的力量本来很强,但我立于潮头,方踟蹰不敢

 前进。神父命我放胆直前,不必有所犹疑。祂对我说我所犯的过失从不曾使天主

 难堪。。。。。。

 

 听了这种安慰的话,我是怎样的欢喜!我从来没听见人说过失可以使天主不难堪。

 这个保证教我满心快乐,教我可以耐心忍受流窜之苦了。而且,这话也正是我内

 心的回音。是的,很久以来,我便相信我主之心比母亲还要慈爱,而我体验的慈

 母之心则又不止一个!我知道一个做娘的常常肯宽恕她孩子无心的冒犯。关于这,

 我的经验不已多多了吗?没有什么诃责之辞,比得您片言柔抚之足以感动我;因

 为我的天性本来是这样:恐惧教我怯退,爱情则不只教我前进,而且教我飞腾

 起来了。

 

一位姐妹在犯了一个错误后,向小德兰吐露自己的难过和沮丧。小德兰说:“妳不像我那样,当我犯错难过时,我很清楚地知道这难过是我不忠实的后果:但是妳相信我还会停留在那种情况中吗?

 

噢!不,我才不这么傻呢!我会赶紧向天主说:‘我的天主,这种难过的感觉已经惩罚了我:但是我要把它呈献给祢,就像呈献给祢一项祢出于爱而送给我的考验一般。我为我的罪而难过,但我很高兴把这痛苦呈献给祢。’“

 

 小德兰说:“我也有弱点,但是我以它们为乐。我也不能常常超脱今世的一切事物

 :例如,我会为了说出傻话或做了蠢事而苦恼,然而,我会回到自己内心说,啊!

 我仍然和以前一样!我心平气和地这么说,没有闷闷不乐! 体会到自己的软弱和渺

 小,是多么好啊!

 

 这就是天主让我保持渺小的方法:然而,这确实是需要的。我经常是愉快的,因为

 我终是在风暴中设法保持内在的平安。如果有一个人告诉我她和别的修女发生争执

 ,我会小心地不偏向任何一边。例如,当我倾听她诉说时,我看着窗外,内心欣赏

 着天空、树木等。妳知道吗?刚才,当我和某位修女奋战时,我喜乐看着两只美丽的

 鹊鸟在院子里游戏,而我所拥有的平安就和祈祷时一样多了。我真的和那位修女

 奋战,我非常疲倦,但我不怕奋斗。这是天主的意思,我要奋战到死为止。喔!好

 母亲,请为我祈祷!“

 

 背上小十字架,向天父献上微小的爱,这就是小德兰修女的道路。她说:“

 。。。。财富与光荣,甚至天上的光荣,也非我心之所希冀;光荣是属于我的弟

 兄:天神(天使)和圣人们的权利。我的光荣不过是我的爱母圣教会慈颜的反

 照而已。我心之所希冀者惟有爱情。啊,耶稣,除了爱您以外,我不知道世间更

 有何事了。世间轰轰烈烈的事功我都无分;我不能宣扬福音,我不能致命流血…

 …但这有什么要紧?有我的弟兄们代我工作呀。至于我自己呢?一个小小的孩子,

 只有终身偎依您的宝座之下,代那些作战的昆仲们爱慕您。

 

 爱情既然是要以事实为证,我将怎样来表示我的爱情呢?——好吧!小小的孩子

 将撒花;他以清芬腾播神圣的宝座;他用银铃般的歌喉,唱爱情的美诗。

 

 啊,我至爱的,便是这样一面撒花,一面唱歌,我春花易萎的生命,将在您的眼前

 消磨净尽。除了撒花以外,我没有别的方法来表示我的爱情了;这就是说,每一小

 克己都不轻轻放过,一瞬眼、一发言、一最微小之动作都要利用,以爱情为动机。

 我愿意为爱情而受苦,也为爱情而享乐;我便是这样子撒花了。我遇见的花儿,没

 有一朵不将它的瓣儿摘下来撒给您……倘使我从荆棘丛中采取玫瑰,我也要歌唱,

 永远地歌唱;荆棘愈长愈利,我的歌声也愈和愈柔。

 

 

附带说几句:主说: “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象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马太福音》18:5-6

 

路德认为,从耶稣的这几句话看来,做父母的即令没有别的事可做,只要把他们的小孩子带领到有用的地步,他们就可得享永远的福乐。他们若能把他们的儿女教养成人,真实服事上帝,他们的功劳就大得无比了。《马太福音》25:35-36所说之饥渴,赤身露体,在监里,有病,作客旅之人无非就是指着你自己儿女的灵魂说的。上帝为着他们的缘故才使你的家宅成为医院,又指定你去管理,叫你照顾他们,喂养他们,用善道善工消去他们的饥渴,叫他们学习倚靠上帝,相信他,敬畏他,又以他为我们的盼望;尊他的名为圣,不起誓,不咒诅,殷勤,敬拜神,听他的道,又要藐视世上的君王,逆来顺受,不惧怕死亡,不爱慕今世的生命!做这样的家庭,做这样的父母是何等有福啊!实在说,像这样的家庭简直是个教会,是个有好名声的修道院,犹如天堂一般。(路德语)

 

那么,我为什么要到天边地极,什么上升天界去寻找基督呢?就在我眼前有这么多的基督徒和他们的小孩子,他们就是我亲爱之主基督的镜子,是他的居所,使我看见了他们,我就看见了基督;我听见了他们,我就听见了基督;我给他们一杯水喝,我就给了基督;我喂养他们,我就喂养了基督;我给他们衣服穿,我就给了基督衣服穿。因此就在基督的教会中,世界上到处满了上帝,满了基督。我无论在何处看见了基督徒的小孩子,我就看见了基督。我能相信这事吗?

2013.3.31-7.16  整理完毕


参与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