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摩西五经看赋权与限权

2024-05-19 15:37 浏览量: 462 作者: 欧雨虹 来源: 作者文集
摘要:权力的共享是一种限权。创世记划分的阶层,不是神明、君王、人民,而是上帝、人类。在上帝原本创造的世界里,人人平等。创世记对于人的形容,扁平化了金字塔式的社会阶级。

“扁平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新潮流。扁平化的目的,是打破金字塔状的阶层结构,减少层级,并让权力向下流动。

这几年的疫情,迫使教会的牧养权力,不再集中于少数的教牧人员,而是流向各个小组。有些教会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变化与限制,开始尝试扁平化教会结构。然而在任何结构中,仍都容易出现权力往上集中和被滥用的趋向。就算教会扁平化,权力流向小组,但小组长还是可以集权并滥用这个权力。打破了旧的金字塔,但新的金字塔又不断形成。

圣经中的赋权与限权

权力是个很复杂的议题,涉及到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本文没办法探讨每个层面,只欲抛砖引玉,从圣经神学的角度,浅谈权力的分配与运用。目的不是要提供一个“符合圣经的权力架构”,而是观察圣经如何在不同权力架构中,赋予权力与限制权力,让圣经的描述,塑造我们对于权力的想象。

创世记里,“神的形象”是一个赋有权力的身份。上帝赋权给人,让他们治理受造界(参创126-28)。放在古近东的处境来看,创世记的描述,颠覆了古近东对于权力分配的想象。

旧约学者指出,古近东的君王被视为神的代表,被赋权治理人民。古巴比伦的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中,人被创造是为了服事诸神。既然君王是神的代表,人民理所当然要服事君王。这让金字塔状的社会阶级有了正当性,确保了君王在金字塔顶端、万人之上的地位。

在这样的处境下,创世记却形容人类有“上帝的形象”,很令人震惊。当所有人类都拥有“上帝的形象”这个身份、地位时,治理的权力不是集中在一人,而是交予人类,男女共同治理。

权力的共享是一种限权。创世记划分的阶层,不是神明、君王、人民,而是上帝、人类。在上帝原本创造的世界里,人人平等。创世记对于人的形容,扁平化了金字塔式的社会阶级。

相较于古巴比伦的史诗,《创世记》说,上帝创造人并不是因为祂需要被服事,而是因为祂要赐福给人(参创128-29)。作为上帝的代表,人也不是要被他人服事,而是要成为上帝祝福的管道,把上帝的祝福带给整个受造界。

创世记第2章描述,人行使治理权的方式,不是主宰与利用,而是耕耘与看守 (参创215),与上帝合作,使土地更繁荣、美好。

权力的扭曲与滥用

这个美好的景象,却因罪恶而破坏了。人被创造,是要共同治理和管理受造界,但罪的影响让人滥用权力,主宰、管辖其他人。男女共同治理的愿景被罪扭曲了:上帝说,丈夫会管辖妻子 (参创316)。

创世记接着记载,人用暴力压迫其他人,兄弟互相残杀 (参创》:8)。到了创世记的尾声,我们看到的是,埃及法老在万人之上,所有的地都归他,全埃及是他的奴隶 (参创4720-21)。罪的影响,让人离上帝原本的创造越来越远,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顶端的人滥用权力,底层的人被剥夺权力。

律法中的限权与赋权

当上帝带以色列人出埃及、脱离奴隶的生活之后,祂给予他们全体“君尊的祭司”(参出196 这个新身份,让他们可以重拾上帝在创世之初,给予人的尊贵。上帝还给予以色列律法,让他们与埃及等世俗社会有别。不一样的社会,需要不一样的君王。

首先,这个君王并不是必要的。申命记描述, 以色列若说:“我要立王治理我,像四围的国一样”,那他们要立上帝所拣选的人为王 (参申1714-15)。立王是为了满足以色列人的愿望。

其次,律法设了限制,防止君王集中权力。“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军力)、多立妃嫔(政治力)、多积金银(财力)。并强调君王与子民的关系,是“弟兄”,并不高人一等,不可心高气傲 ”(参申1715-20)。君王不可以用自己的身份,为自己加强权力。

最后,君王主要的职责是要抄录、诵读、谨守律法,成为百姓的榜样。上帝的律法,扁平化了君王与子民的差距。他们是伙伴,一同实行的上帝律法。唯一的差别是,君王要成为百姓的榜样。上帝没有给君王任何特殊权力,而是要他活出律法中的公义与慈爱,让百姓自愿效仿,用生命为榜样施展对百姓的影响力。

以色列的君王,与埃及的法老截然不同。

上帝的律法,除了限制君王的权力与地位,也设定制度,防止社会底层的固化。律法规定,每7年为豁免年,以色列子民要免除同胞的债务,并释放卖身为奴的同胞(以色列人) (参申151-212-15)每50年一次的禧年,则要归还土地(参利 2510),让每个人都可以重新开始,而不是困在社会底层,永不能翻身。

在每个群体中,都有种种因素,驱使权力往上集中,形成金字塔。然而上帝的律法,限制权力,防止权力集中。

可惜以色列人并没有遵守

旧约的历史书让我们看见,以色列的君王与其他国的君王一样,滥用权力:为了自己的权力和财富,让百姓负重轭、做苦工 (参王上》124)。先知书则批评以色列的君王和领袖只顾自己,不但不牧养羊群,还用暴力,严厉辖制他们(参结342-4)。上帝的愿景,与以色列的实况,有极大的差别。

对现今教会的启发

上帝在创造与律法中的赋权与限权,对现今教会有什么启发呢?圣经让我们知道,权力滥用不是新事,从罪恶开始扭曲上帝的美好创造时,就已经开始了。摩西五经对权力的态度是谨慎的,今天的教会也需要思考,如何预防权力的集中与滥用。

这时代的网络,让教会的各种权力滥用(挪用公款、性暴力、属灵霸凌、隐瞒丑闻),有更多的暴露,甚至让人对教会失望。当年轻一代对权力,特别是组织的权力,失去信任时,教会领袖当如何回应与牧养?

第一,诚实面对落差

教会领袖可以一方面讲述,圣经中上帝对权力分配与运用的愿景,一方面坦承现今教会未曾达到上帝的期许。这些落差并不需要掩盖,也掩盖不住,越掩盖只会越让人失去信任。认真面对这些落差,反而让人看到教会的诚实与勇气。

直视这些落差,必然带来沮丧、难过、愤怒的情绪。这些情绪,代表我们对上帝的愿景是在乎的,不是无感的。这些情绪不是洪水猛兽,需要压制。这些情绪能量,可以成为教会反思、悔改、改变的动力。

教会领袖可以带领会众,聆听并接纳彼此的情绪,让会众感受到,他们在这些情绪中不是孤单的。教会领袖也可以用圣经里的哀歌,带领会众面对“愿景”与“实况”的落差,让他们的情绪成为他们来到上帝面前的动力。

第二,设立限权与赋权的机制

在一个对权力失去信任的时代,如果教会领袖设立限权与赋权的制度,让会众知道,教会有意防止权力的集中与滥用,可以帮助会众重建信任。

不同组织结构,有不同限权与赋权的方式。限权的方式可能是由团队领导,不把权力集中在一人,或是主动愿意接受问责,定期检视组织体制与决策机制。赋权的方式可能是让领导团队更多元,让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声音(女性、儿童、青少年、身心障碍者),更多被听见和看重……

在各种权力架构中,我们都可以发挥创意的思考,抵抗权力往上集中的倾向,让权力可以往下流动,不让权力差距越变越大。


相关新闻

参与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